19日,安徽省六安市原副市长权俊良因涉嫌滥用职权致5.2亿元国有资产流失、受贿360万元在安徽宿州受审。这一案件也将当年“霍邱奖励门”、范桥铁矿低价转让背后的真相曝光于公众面前。(人民网,2014年6月24日)
矿产资源腐败案件带来的是惋惜,更多的是心痛。我们知道,铁矿属于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一座价值8.14亿元的铁矿,当地官员仅作价2.89亿元卖掉。铁矿能卖出如此低廉的白菜价,当真是把国家的矿产当成私人商品,可以降价打折大处理!如果真是自家的东西,肯定不会这样随意贱卖的。受贿360万元与损失的5.2亿元相比,差的是十万八千里,涉事官员就真能心安理得?这样的败家子,国家痛恨,人民也痛恨。尽管涉事官员被绳之以法,可5.2亿元的重大损失又如何能挽回,就是将涉事官员枪毙百次,也难以平众怒。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造成国家的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惩治贪官是必须的。但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才是当前要急需解决的问题。权俊良一案只是矿产领域腐败窝案中的冰山一角。此类腐败案件发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权力监管的漏洞、招投标的暗箱操作问题。作为贫困县一年的财政收入才7亿元,权俊良等官员在第一次准备拿6亿元招商一家民营企业时,因省委介入而被迫叫停,差点因“决策错误”而损失6亿元。可此后柯俊良并未死心,又开始运作矿产转让事项,因背后有省国土厅原正厅级巡视员杨先静撑腰,最终将价值8.14亿元的矿产“拍板”决定以2.89亿元白菜价转让了事。第一次未能得逞,如果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堵住矿产开发相关问题的漏洞,又怎会有第二次的白菜价贱卖呢。这些腐败案件的背后,是官商勾结的利益链,地下宝藏带来的巨大诱惑,让不少领导干部直接插手干预矿业权出让,挖空心思、挺而走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笔者认为,要解决矿产领域腐败问题,除了保持反腐的高压态势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和权力监管,完善行政审批流程、政务公开等体制机制建设;加强矿产能源项目审计,消减地方政府行政配置矿产资源的权力,杜绝权力过大和过于集中,真正将权力关到笼子里,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增加权力和资源配置的公开透明度,才能有效遏制腐败案件的发生。(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