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四川泸州市纳溪区针对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行路难、饮水难、增收难、上学难等民生热点问题,主动查找,制定方案,及时回复,集中解决,打通群众心中的“症结”,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四川在线6月16日《泸州纳溪集中整改“民生热点问题”确保群众满意》)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找准症结,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实利益问题,让群众见到实效、得到实惠。
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始终“停留在嘴上”,实惠没有真正“落实在群众身上”,造成“重要关口堵塞”,群众“心结”难平。对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党员干部要认真梳理群众意见最集中、最关心的民生实事,从中找准关系群众切实利益问题的症结,以即知即改的实际行动抓好问题解决,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从而解开群众“心结”,进一步密切干群血肉联系。
要解开群众“心结”,首先要找准症结所在。找准症结,关键在于深入群众。要转变思路、更新观念,要摆正位置、沉下身子、放下架子、抛开面子,把自己放到群众中间,查找困难的症结,体味民生的艰辛。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活动开展要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要从严从实狠抓作风,切实从思想上、整改上、正风肃纪上严起来,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要广开言路、科学把脉,接受群众批评和意见,才能真正找到事关民生民意事关作风形象的突出问题、诟病顽疾,从而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要解开群众“心结”,就必须要打通问题症结。“问题导向”、“解决问题”,这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所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把能否切实解决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症结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要紧密结合实际,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坚持把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贯穿于第活动始终,使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过程。要抓实“最后一公里”,集中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诚心诚意服务群众,认真做好住房、就业、上学、看病、养老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好地服务,以看得见的变化取信于民,让人民群众满意。
群众的“心结”,究其根源,在于党员干部的作风。作风不良、服务不佳,群众自然“心结”难平。要解开群众的心结,重拾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必须注重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广大党员干部只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常怀公仆之心,劲想富民之策,探求兴业之招,常干利民之事,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好务,切实解决好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群众的“心结”就会迎刃而解。(顾一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