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股票 公司 宏观 快讯 基金频道 银行理财

顾一娴:为官手中有“戒尺” 用权方能有所“畏”

2014-09-10 15:44:00

  《学习时报》9月8日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4年9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部分讲话内容,强调,“党员干部为官用权,一定要心中有杆秤,手中有戒尺。”(人民网9月9日讯)

  从政为官者是掌握权力的“特殊群体”。众所周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其公共性和整合性使掌权者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共利益,从而造福一方;而权力的扩张性和支配性,使其极易蜕变成掌权者谋取私利的工具,一旦“剑走偏锋”,缺乏敬畏、手无戒尺,必然会为害一片。经验教训反复证明,腐败总是发生在掌权者失去敬畏之心的地方。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手中没有戒尺,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就会导致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要求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这样的要求,有的放矢、掷地有声,每一名从政为官者都应领会深意,认真践行。这里的敬畏,就是“又敬重又畏惧”,指的是从政为官者要对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心生敬畏,做到敬畏法纪、敬畏组织、敬畏群众,既严谨持重、毫不懈怠地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又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接受各方面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从政为官者立身处世,应当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有了敬畏之心,做人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有了敬畏之心,用权才会审慎,才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有了敬畏之心,才会知所避、知所守、知所止。

  从政为官者如何看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命运,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因此,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从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切实解决好“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这个根本问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到政治觉悟清醒坚定,思想道德纯洁,始终保持对权力心存畏惧,要手中有“戒尺”, 切实做到秉公用权,审慎用权。

  为谁用权,如何用好权,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对领导干部来说,是个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如何做到秉公用权,审慎用权呢? 笔者认为,关键要心有所畏、手有戒尺。正所谓“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手握戒尺,举有所虑”,如果说敬畏是内心的道德约束,戒尺则是党纪国法和各种规范的尺度,是法纪遵从。对于人民赋予的权力,对于党的重托,领导干部必须怀有谦恭之心、尊崇之心、敬畏之心。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困,从思想源头上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一从政为官的根本问题;二是要在用权上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审慎态度,手中握有的权力越大,越要头脑清醒,用权时越要谨慎;三是要强化权力约束,大力弘扬秉公用权、勤政务实,依法用权、为民造福的新风正气。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做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才能成为一个手握戒尺、廉洁自律、永葆本色的好官。(文/顾一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