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开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说,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人民网9月16日讯)
所谓乡贤,即乡野贤良之士也,是指本土本乡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而深为当地民众所尊重的人。“乡贤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属于士阶层文化在中国乡土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乡贤文化”就是某一个地区的具有当地精神文化标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联系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弘扬优秀文化传统的一种精神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无数地域与民族的优秀文化,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乡贤,衍生出“乡贤文化”,而乡贤又身体力行践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谓代代相继、生生不息。因而,“乡贤文化”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大的反哺效应和推进作用。
纵观历史,一方乡贤,在一方乡土中的人文道德力量不容小觑,由乡及县,由县及省,由省及国,所谓聚溪成流、知微见著,其影响的辐射范围及效力不可忽视。乡贤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中国社会中,乡贤是社会的实际管理者,也是社会文化精神的倡导者,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反哺桑梓,以延续传统乡村文化的文脉,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现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乡贤或外出打工或定居城市,但是时空仍然难以隔断他们浓浓的乡愁,他们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回报家乡的能力,虽然身在他乡,但却从来未曾忘怀哺育自己的故乡。在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乎个体的高尚人格,更关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因此,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把乡贤文化作为引领道德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力量,乡贤文化已成为当今精神文化研究的重要板块之一。毋庸置疑,我们需要乡贤文化的繁荣,需要乡村民间领袖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精英和地方治理的有效结合。乡贤文化的繁荣,势必反哺传统民族文化的重构,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动力,从而为复兴和振兴本地区的区域文化锦上添花。(文/顾一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