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向习近平提工资低,称其像亲切的长辈。(新浪网3月7日讯)
今年两会处处“接地气”,针对大学生村官的提议也不少,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代表们纷纷发言。30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市石滩镇沙头村大学生村官冼润霞是第7位发言的代表,当着总书记的面,她一口气提了4条“建议”,持续10多分钟,没有被打断。
面对这些大学生村官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习总书记像长辈一样关心着这群将青春奉献给基层的广大村官们。大学生村官政策施行5年多时间,为广大农村地区和社区基层输送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然而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却制约着他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生存和生活水平。如何完善和拓展大学生村官的出路是当务之急。
大学生村官的政治待遇不清,大学生村官作为村级组织的特设岗位人员,既非正式村干部又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这一模棱两可的地位,使得工作开展上不受重视,“外来的和尚经难念”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在一些外地而来的大学生村官身上这种现象更为严重,一是村两委班子基本上的态度是:“不要求、不管理、不传带”,这也是中国农村固有的村落观念导致的,相反,如果是本地人那情况就没有那么严重;二是乡镇一级留用较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从现实的乡镇人员配备与乡镇工作量来看是不协调的,客观上使得村官难以深入到村社,从乡镇干部年龄来看,45岁以上占了很大比例,而这些干部基本都是身兼数职,因而不得不借助村官的力量来分担部分乡镇工作。就这样,一种尴尬的现象出现了。作为村官觉得自身工作地位与之有别,工作待遇更是与之有别,甚至觉得自己是“免费”劳动力,所以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的激情都慢慢地没消磨掉了,就认定了“公考”一条路。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不高,按照2011年村官补助的最新标准,西部地区专科生每月1600元,本科生每月1800元,研究生每月2200元(民族地区加200元)。然而对于早几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来说,现在年龄都在30岁左右,面临着婚恋问题,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未来前途并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后都不得不因为生计问题选择离开农村,这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一大损失。
其实,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讲,大学生村官政策不仅仅是一条缓解就业的路子,更是实现心中理想和自我价值的道路,他们都是怀揣梦想和激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投入到祖国发展最需要的地方,他们从来不怕吃苦,他们信奉“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今年两会上,习总书记对广大大学生村官代表的满意回答“要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包括婚恋问题,给他们创造条件扎根基层、实现梦想。”这是总书记对村官的真心关切。但如何把总书记的关切落到全国近60万的大学生村官身上,才是我们基层党委政府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是要消除“歧视”,大学生村官有知识、有激情、有理想,是块璞玉,稍加打磨雕琢就会是块“好玉”,其中不乏能力突出者,他们始终是在用自己的能力和行动为自己“代言”,为自己“正名”。所以“身份”之别不应该是制约村官发展的“紧箍咒”。